首页

首页 > 重要新闻 > 正文

信访机制与地方政府回应性

2017-09-27 07:49:28

我院鲁建坤博士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蔡璧涵博士合作论文“Signal and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environmental petitions in China”被SSCI期刊《Economics of Governance》接受并于2017年9月25日预先在线发表。

网址为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0101-017-0197-5

该文章以环境保护为例探讨了中国现有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对居民的回应性问题。以往有不少文献认为中国不存在垂直方向、自下而上的直接问责机制,而他们基于环保问题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对居民的直接诉求表达行动具有一定的回应性。他们提出,中国信访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信号功能,这对于那些“外来”领导人更为重要,为理解中国信访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不同于大多数理论性探讨或案例性分析信访制度的文献,他们基于一套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了居民环境信访的作用。发现,居民信访能够推动地方政府增加环境治理投入。居民信访行动作为一个信号机制,既是个体偏好的公共集成,又有助于地方领导人判断区域社会稳定面临的风险。地方政府回应环境信访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考核,维持地区稳定和社会和谐是基本要求。尽管大量的环境信访行为并不显著地降低地方官员升迁(promotion)的概率,但是会增加地方官员“去职”(demotion)的概率。因此,地方政府会积极地通过扩大环境治理投入来回应居民诉求。尽管这条机制对于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信访机制的信号功能,依地方领导人个体特质而存在异质性,那些在本地具有强社会网络、更可能了解本地信息的地方领导人,有些情况下会较低程度地回应居民诉求。相反,在本地社会网络较弱、本地信息较少的地方领导人,更容易回应居民诉求。与既有文献一致,他们也发现了“本地”的领导人在财政支出上具有“家乡偏向”,较多地投入环境保护资金,一定程度上了也降低了信访渠道的信号功能。此外,地方政府增加的环境治理投入具有城市偏向性,从努力的程度来看,目前阶段尚未达到实现绿色发展。

该文章提供了中国存在正式的自下而上垂直问责(political accountability)机制的直接证据,地方政府对居民存在相当程度的回应性;为理解中国信访制度提供了新视角和可靠经验证据。

关闭

Baidu
sogou